家中長者年紀老邁,身體機能日漸衰退,惟子女為生活疲於奔波,未能長時間照顧,不少家庭會為家中長者安排入安老院,好讓父母能夠安享晚年。然而,面對香港人口急速老化,安老院宿位供不應求,每年輪候公營安老院人數均數以萬計,究竟子女們為父母選擇入住公營與私營安老院上有甚麼需要留意的地方?
1|先行了解長者健康狀況
為家中長者選擇安老院前,不論公營抑或私營安老院,各位應當先了解長者的健康狀況,由此篩選能夠提供相應設施、服務和醫療配套的安老院。以下為大家簡單歸納 4 種長者護理程度:
- 低度護理:
行動自如,可應付日常生活。 - 中度護理:
長者具自理能力,能照顧個人衞生,只需有人協助家務,例如坐輪椅的長者。 - 高度護理:
長者無法照顧自己,健康精神欠佳,喪失身體機能及需要卧床,需專人照料。 - 特別護理:
長者除了需要高度的照料,另外需要專業醫療設備及人手扶助。
2|輪候公營安老院長達 3 年
全港共 700 多間安老院,當中分為由政府資助的宿位只佔 26%,單單去年年底已有逾 4.1 萬名長者輪候津助及合約院舍宿位。申請入住時,需以長者的健康情況和服務需要接受安老服務統一評估,而輪候時間更創歷年新高,平均長達 41 個月(3.4年)。不幸地,去年有高達 7,045 名長者在輪候期間離世。
數字反映公營宿位增長遠遠追不上輪候人數的增幅,相反,本地私營安老院多達 500 多間,宿位競爭相對較少。如果有急切入住需要,便要轉為考慮安排父母入住私營安老院舍。
3|公營私營收費差天共地
選擇安老院時,所需費用是不少人的主要考慮因素之一。津助安老院收費每月約 $1,600 至 $2,000,私營安老院舍價錢則視乎不同地區和所提供的服務而有所不同,大約由 $4,000 至過萬元不等。
4|私營安老院 ≠ 質素保證
即使私營安老院收費比公營安老院來得昂貴,其服務質素與環境卻良莠不齊。法例規定安老院寢室空間要達至少 6.5 平方米,但有私營安老院舍為增宿位,將院友寢間縮減至 3 平方米,對於行動不便、需以輪椅代步的長者來說極為不便,亦令人難以喘息,甚至有私營安老院舍爆出虐老醜聞。雖然政府有定期巡查,但有安老院走「灰色地帶」,加上阻嚇性不大,不禁令申請人卻步,寧願長時間等候公營安老院。
所以為長者選擇安老院時,建議親身參觀院舍,除了可了解院舍環境與設備,亦可從中觀察安老院人手是否足夠、員工對院友的態度以及其膳食服務質素。當然要了解長者意願,相比起五星級的環境和服務,長者或會更注重院舍地點是否方便親友探望,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
你必須 登入 才能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