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有云:「冬至老人關」,每年冬至前後都會氣溫驟降,寒氣逼人,長者的禦寒能力及抵抗力較低,容易因風寒而患上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哮喘及風濕性關炎等冬季常見病或使自身的病情惡化。不想家中長者飽受寒冬之苦,就要從食療著手,為他們固本培元,增強禦寒能力。坊間有多種冬至進補方法,不過並非人人皆宜,若胡亂進補,有機會令長者的身體變得更虛弱。從中醫角度,人體主要分為 4 種體質,為長者進補前記緊先辨清他們屬哪種體質,熬煮合適的進補湯水,對症下藥。
1|痰濕體質 – 四神湯
徵狀:容易感到疲累、渴睡、水腫、胸悶、喉嚨有痰、舌苔厚白
推薦湯水:四神湯,並加入薏仁同煲,
功效:健脾補胃、補濕排濕
材料:
薏仁 40 克、茯苓 20 克、蓮子 20 克、淮山 20 克、芡實 20 克、豬肚 200 克、生薑絲 15 克、鹽適量、米酒適量、白胡椒適量
做法:
- 以白開水將茯苓、芡實、淮山、薏仁及蓮子浸約 30 分鐘。
- 豬肚切細件,加入米酒、白胡椒及生薑絲拌勻。
- 將豬肚和已浸泡的茯苓、芡實、淮山、薏仁及蓮子放入煲內,加入半煲水燉煮 3 小時後,加鹽調味即成。

2|虛寒體質 – 八珍湯
徵狀:容易手腳冰冷、肚瀉、感冒、尿頻
推薦湯水:八珍湯
功效:健脾益氣、活血補腎
材料:
烏雞半隻、黨參 12 克、川芎 9 克、白朮 10 克、熟地 10 克、茯苓 12 克、白芍 10 克、甘草 3 克、當歸 9 克、生薑 3 片、紅棗 5 粒
做法:
- 以白開水浸泡所有藥材。
- 將烏雞汆水。
- 將所有材料放入燉盅,加水後以慢火燉 2.5 小時即成。

3|燥熱體質 – 四君子湯
徵狀:容易口臭、便秘、煩燥、失眠
推薦湯水:四君子湯
功效:益氣健脾
材料:
瘦肉半斤、黨參 1 兩、茯苓 1 兩、甘草 4 錢、南棗 1 兩、白朮 1 兩、蓮子 1 兩、茨實 1 兩
做法:
- 以熱水浸蓮子 5 分鐘,瀝水後備用。
- 將茯苓、甘草及白朮洗淨,略浸。
- 以白開水將黨參浸軟後,切成小段。
- 將南棗及茨實洗淨。
- 瘦肉切件後汆水。
- 將所有材料放入煲內,注入 3 公升水,大火滾起後轉以慢火煲 2 小時。
- 加入適量鹽調味即成。

4|上熱下寒體質 – 先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徵狀:容易腰痛、手腳冰冷、尿頻、便秘、生口瘡
養生方法:
上熱下寒體質是作息不定及缺少運動所致,先不要急著進補,應先調理好體質,每日睡眠充足及進行適量運動。
你必須 登入 才能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