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常處於潮濕狀態,加上天氣乍暖還寒,中年人士及長者們會特別容易被寒、風、濕入侵,引發風濕痛。從中醫角度,「風濕」是指氣血閉阻不暢而引起的痺症,令關節及肌肉出現痠痛、麻木、腫大及屈伸不利等症狀。不想關節飽受風濕之苦,可從食療及生活習慣入手,怯風除濕,改善風濕問題。
紓緩風濕食療
如被風濕困擾,可多吃怯濕食物,如薏米、赤小豆、白扁豆、蓮子、粟米、木瓜、通菜、燕麥、紅蘿蔔、南瓜、冬瓜、大麥及綠豆,幫助身體怯風除濕、健脾利水。另外,亦可為家人煲製桑寄生蛋茶和赤小豆粉葛生薏米湯,清除濕熱。

萬一脾胃積滯,會令身體容易積聚濕氣,血氣不暢,故應避免進食糯米及芋頭等難消化的食物。亦要減少進食濕熱或辛辣燥熱食物,避免「生濕」及加重痛楚,所以芒果、菠蘿、菇菌類、露荀、羊肉、生冷食物、蝦、蟹、韭菜、辣椒等,一律建議減少進食。

紓緩風濕生活小貼士
睡前開抽濕機:
睡前3小時在房內開抽濕機,保持房間乾爽,並於睡前關掉,避免皮膚及呼吸道的水分在睡覺時被抽乾。
適量運動及減重:
進行適量帶氧運動可有助血氣運行,發汗怯濕,而且能強化肌肉,保護關節。
暖敷毛巾:
在患處鋪上保鮮紙,再敷上暖毛巾,有助溫經通絡止痛。
撰文:Elim
你必須 登入 才能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