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鞋】腳形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改變,逐漸出現足部前掌變闊、變長、扁平化或拇指外翻等足患問題。由於足部改變令長者們穿起舊鞋時會感到侷促和不適,於是為求方便,很多長者會選擇穿拖鞋、涼鞋或布鞋,但這些鞋子未能為足部提供穩定及充足保護,影響步姿,導致長者們容易失足跌倒,甚至造成骨折或引發各種併發症。
不想釀成意外,家人應根據長者們的日常需要及腳形挑選合適的鞋子。買老人鞋時可參考衛生署長者健康服務網站建議的6大貼士,加強足部保護,穩定長者步姿,減低他們跌倒的機會。
挑選老人鞋6大貼士
1|圓形/方形鞋頭
腳趾的前端與鞋頭留約半吋虛位,讓腳趾有足夠的活動空間,有助預防拇趾外翻及波子骨發大,以及加強步行時腳部的推進力量。
2|鞋面全面覆蓋腳背
遮蓋範圍較大的鞋面有助保護腳背,穩定步姿。宜選擇附有拉鍊、彈性鞋帶或魔術貼等設計,以便腳腫時可調校鬆緊。
3|鞋跟不高於3厘米
如鞋跟過高會增加扭傷風險。
4|鞋底不宜太厚 具防滑巧能
鞋底太厚容易減低長者步行時腳部的觸覺及活動能力,最好選擇有坑紋的鞋底,有助防滑。
5|物料輕巧
鞋身過重會加速疲勞,宜購買輕巧透氣的鞋子,讓步履變得更輕鬆,而且有助預防香港腳。購買時,可輕力屈曲鞋子,如鞋底於前三分一部位出現摺紋,則代表鞋子能配合掌趾的自然活動。
6|黃昏時間試鞋
腳掌在午後及運動後會稍為脹大,在下午或黃昏時買鞋,尺碼會較為準確。
你必須 登入 才能發表評論。